RX-78GP01 GUNDAM GP01
MS開發秘辛
RX-78GP01 GUNDAM GP01
FILE No.009
RX-78GP01Gundam原型1號

由於UC0080年1月結束的自護與地球聯邦軍之間的大規模軍事衝突,後來被稱為一年戰爭,人類失去了包括人口在內的各種資源,同時獲得了許多技術創新,就像之前的許多戰爭一樣。而決定這場戰爭勝敗的,正是人形戰術機動兵器=機動戰士。 MS在對數量上超過自己的聯邦軍的突然襲擊中,給自護軍帶來了巨大的優勢。另一方面,地球聯邦軍的開發雖然落後,但經過對反機動戰士戰的深入研究和設想而設計和開發的RX-78(俗稱高達),作為兩軍中最優秀的機器而完成,並留下了各種戰鬥記錄。毫無疑問是一年戰爭中最好的飛機。 UC0081年,戰爭結束一年後,地球聯邦政府獲得議會批准,開始重組嚴重枯竭的地球聯邦軍,擺脫此前主導潮流的大型戰艦巨砲原則,著手開發下一代MS,證明其在米諾夫斯基粒子下的視覺戰鬥中的有效性。地球聯邦軍任命約翰·考恩中將為首席開發官,為了開發新型機動戰士和最強大的戰術武器,他們秘密啟動了名為“GUNDAM DEVELOPMENT PROJECT”的新型通用戰術武器開發項目。然而,發展的主體,地球上本應是肢體的聯邦軍工工業,也正在重組製造基地,聯邦軍事總部指示總部位於月球城市馮·布勞恩、在戰後繼續大幅擴張的阿納海姆電子公司提交了幾項設計方案,以滿足所需的性能。他們從一家作為軍事工業逃脫戰爭蹂躪的大型企業集團中尋求發展途徑。畢竟,可以說,聯邦的這種主導地位代表著即使在戰爭結束後也沒有改變的憲法。然而,它是MS開發這一事實在預算中被保密,並且以不同的名稱記錄,因此在同年的國防白皮書中沒有提及。關於此事,有人猜測,當時對地球聯邦政府財務部門有影響力的前地球聯邦軍將軍賈米托夫·海曼正在策劃一項陰謀,據信未動用的儲備金被挪用到了泰坦的創始預算中。該計劃的主要主題是對已完成的高達 RX-78 進行徹底的重新設計。在戰勝國一方的地球聯邦軍中,這些飛機的象徵意義被認為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這就是高達的目的。作為發展大綱,阿納海姆提交了四個方便的計劃:A計劃,主要側重於重力下的作戰,B計劃,戰略核重型攻擊機,C計劃,專門用於太空作戰的大型機動武器,以及D計劃,純粹專門用於太空戰的近戰戰鬥機器。特別是Plan A,是一款在外 觀上非常遵循高達的機器,作為其第一台開發母機,該原型被賦予了RX-78GP01的開發編號,以及高達Zephyranthes的名稱作為該系列特有的愛稱。 GP01 中融入的高達的功能之一是對可轉換飛機配置中的核心戰鬥機進行操作審查。之前的RX-78由回收型主控中心核心戰機=核心塊組成,由飛機上體A部分和下體B部分接合在一起的特殊機構組成,但核心戰機本身也充當飛行員回收系統,不具備戰鬥機可靠的運動性能和攻擊力,高達的功能僅以機動戰士的形式展現。不過,隨著自護MS開發技術的引進,以及更精煉的月神鈦(Gandarium Alpha)合金的使用,在產生強大扭矩的同時,減輕機體負擔成為可能,對於這款GP01來說,核心戰機的單機攻擊能力和主機都得到了大幅強化,導致設計方向發生了重大轉變,以MS形態的中央部分為主導。核心戰鬥機本身的推力就變成了MS的推力。特別是,伴隨著上述飛機強度的顯著提升,雙臂和下肢兩側都有獨立的分佈式驅動系統,使其能夠保持與前代RX-78完全不同的運動範圍和強度。在戰後立即製作的新高達型MS RX-78GP01中,其頭部刻意表現出過度定向的擬人化。原來主攝像頭集中在頭部的事實沒有改變,但除了頭頂的主攝像頭外,相當於人眼的攝像眼,稱為雙攝像頭系統,還起到校正顯示器上戰鬥範圍內適當視差的作用,這是形成“臉”的一大特徵。這也是自護所沒有的設計理念。此外,在近距離戰鬥之外的用途受到質疑的火神機砲也再次被安裝在這架飛機上。這被認為是用於控制城市地區的設備,暗示了地球聯邦軍機動戰士行動的目的。聯邦軍認為能夠在各自的戰鬥情況下最有效地展示自己能力的所有設計方案都決定同時製造,而這個項目的獨特之處在於每台原型測試機都專門用於單機的生產。這架首架原型機GP01與GP02一起裝載在自護級兩棲攻擊艦阿爾比恩號上,運往託林頓基地進行地面測試,但最終確定GP02已被基地的自護軍殘部繳獲並重新奪回,在與機動海軍陸戰隊司令西瑪·加拉豪率領的太空艦隊的戰鬥中,該機失事,最後被翻新成了太空船。馮·布勞恩市阿納海姆總部的戰鬥規格飛機。